欢迎光临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某某工厂-专业生产加工、定做各种金属工艺品

国内金属工艺品加工专业厂家
全国服务电话 全国服务电话 400-386-9486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400-386-9486

传真:+86-386-9486

手机:13887594881

邮箱:admin@admi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村108号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金属工半岛体育官方网站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3 03:27 来源:网络

  金属制器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承精品,按照工艺美术史的分类原则,金属是一种贵重装饰品,亦是古代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金属工艺是我国杰出的传统手工艺,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金属工艺及其装饰制品应用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这是对传统民族工艺文化的再认识与再发掘;现代产品设计结合蒙古族金属工艺装饰艺术,将赋予传统蒙古族手工艺新的活力和生命,亦充分体现出我国现代设计的民族特色。本文在调研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蒙古族金属工艺制品应用于现代家具产品装饰中的设计可行性,探讨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与时尚家具文化如何有效的结合。

  研究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作品的装饰艺术特征和工艺文化,并以此为设计思维的基础,可以创造出具备传统艺术形态美感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产品。目前金属工艺制作的传承主要有两种:一是对金、银、铜、锡等金属进行铸造雕磨,使之成为现代装饰品;二是以原有金属加之化学成分所锻造而成的器具。在金属工艺品锻造过程中,使用合金材料进行恰当配比能够使饰品显出光鲜夺目的色泽,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装饰效果。此外,同固有金属相比,化学加工合成的金属制品相比纯金属具有较高的使用性。

  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制作技艺具有丰富的工艺文化资源,在现代工艺美术和美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结合传统的蒙古族金属工艺装饰,将赋予作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记忆。当下,我国的家具设计、制造企业、消费市场已经与国际家具发展趋势并轨,具有“新中国主义”、“新中式”、“中国风”等本土设计风格的作品层出不穷。因此,中国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代设计与民族传统的统一。在此时代背景下,诸如陶瓷、珐琅、漆艺、金属工艺等大批具有传统工艺文化的优秀资源,将成为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源泉。

  从视觉艺术角度分析,金属装饰构件往往呈现出夺目光润效果,适用于各类结构主材工业产品与收藏性产品的装饰,不会出现平庸消耗大的现象。在制作手法上我们也可以运用新技术如:利用空气等离子切割技术可以作金属薄板的镂空花纹效果等,来使装饰图形的结构更清晰,主纹与副纹层次更分明,表面色泽与光润效果更显著,全新的蒙古族金属工艺的元素提取和制作工艺能够为器物装饰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

  传统金属工艺锻造技术创造出光彩炫目的蒙古族工艺饰品,其色相、光泽和技术手法均可以根据原材料或火候进行变化,是非常适宜装饰器具的构件。我国现代家具设计常常借鉴传统的工艺美术,这是“新蒙元”家具设计理念的一个创新途径。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饰品运用到现代家具的形态结构里,既可以凸显新型金属材质的艺术效果,又能够弥补现代家具风格单一的缺陷。尤为重要的是,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蒙古族金属工艺,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设计意义,实现了工艺美学层面的手艺价值。

  然而,按照现代设计科学的原则和规律,尽管金属制品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材质属性和结构属性上的劣势在设计过程中亦须注意。譬如,使用大型金属制品或完全以金属材质设计家具产品是很难实现的。由于工艺或材质本身的局限性,作为装饰构件的金属可与多种家具主材进行结合,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艺术效果。

  蒙古族金属工艺装饰构件在家具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其优越性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蒙古族金属工艺采用传统的锻造技术,边缘与内廓可以塑造任意形态,成型快效果好,有利于家具装饰构件的造型设计;第二,蒙古族金属工艺产品可以通过造型的创新技术与元素提炼通过金属材料作为物质载体,能够替代传统家具装饰设计中的陶瓷、螺钿、镶嵌、牙骨雕刻等,成为现代家具结构系统的构成部件;第三,蒙古族金属工艺中传统纹样种类繁多,可以按照现代家居消费时尚的审美需求,产生多样化的形式、纹理、光晕、层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第四,蒙古族金属工艺的锻造技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优秀承继,无论是铸铜浮雕还是錾刻镂空,这些锻造手法都使蒙古族金属工艺产品作为现代家具设计的装饰构件显现出新时代的审美价值。

  蒙古族金属工艺及其锻造技术是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结晶,在工艺美术史上拥有较高的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文化蕴含着图像学、色彩学、工艺学、造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为我国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充分发掘蒙古族金属工艺的材质属性和艺术效果,使之成为现代中式家具的装饰构件,这是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一个创新途径。综合蒙古族金属工艺和蒙古族金属工艺成品的各项设计指标分析,工艺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改造为蒙古族金属装饰构件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了与现代家具设计与制作环节的接轨。更重要的是,蒙古族金属构件在现代家居生活中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拓展了现代家具装饰设计风格多样化创造手段。传统蒙古族金属工艺手段作为装饰构件设计的现代家具,蕴涵着独特的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属性,将受到国内外家具消费者的喜爱。

  摘要:众所周知,《金属工艺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一般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充分接受专业技能培养和锻炼,使其具备工艺分析和理解能力等。保证学生就业时在短期内对工作进行适应。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合理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本文主要从《金属工艺学》教学策略方向出发,着重从培养金工学习的意识,培养应用金工知识的能力阐述了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相对而言,《金属工艺学》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金属的机械性能、金属冶炼、加工策略、热处理以及金属材料等,是中职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于《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为学生能力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所谓金属工艺学,就是关于研究制造金属机件时所使用的工艺性方法[1]。其学科实质属于综合技术性学科,其主要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工艺方法的规律和机械制造时应用以及互相联系、金属机件加工工艺与结构的工艺性、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其对加工工艺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工艺方法较对等。当前,《金属工艺学》研究的现状主要体现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金属的材料方面,包括热加工、热处理、铸造以及锻造、焊接、锻压等工艺方法与工艺的过程。

  一般而言,绪论是对课程的学习策略、学习目的、学习内容起到了总体介绍的作用[2]。教学中可以从不同时期针对金属的冶炼、材料、工艺以及加工历史等进行不断的改进,还要使学生懂得金工课程或金工实习课程的体现出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课程内容的重点应该建立在课程介绍的基础之上,考虑到到金工实习课程的内容存在跨度大的特点,要先从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方面充分对课程进行介绍,并促使内容各个章节的充分衔接,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生产过程的介绍。

  参照图1进行了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的目的、特点、位置、内容和选用的原则等研究,由此以来会使学生在材料的选用原则、加工策略、热处理等内容及其作用具备基本的认识。同时,最具代表性的零件作为实例进行说明,可以发挥较好的理解功效,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学。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对各个章节的内容感觉到丰富性,是具有典型的综合性,针对实际的情况灵活应用好知识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生对金工课程的相关内容缺乏感性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不曾了解或者是没有做到充分注意及认识,所以在听课之时产生空洞感和抽象感,也在课堂内容上存在很大难度的了解。对此,在热加工、热处理、铸造以及锻造等授课前期,要针对性的进行参观和学习,并做到现场教学。另外,金属冷加工科目要安排在工厂进行实地实习。这样以来才能增强学生听课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延伸学生的视角,避免由于实习期过长而带来感性知识的模糊。

  通过实际的例子研究之后要进行对涉及到的工序位置、作用、以及生产方法等内容和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课程教学中要着重把表达变为直观、通俗、易懂,并深入浅出进行对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和表达,更好的让学生所接受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金属工艺学》教学,一般而言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易于比对。例如:在进行“热处理”的学习时,要利用学生在观察中碰到的主要问题作为题目,以下以某厂的生产过程为例,其冷冲压成型的工艺大致为:图2和图3所示。

  通过对图2和图3的观察可以看出,各个工序在作用以及热处理方面均获得了组织,从而运用实例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容的讲解,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兴趣,避免课程的枯燥[3]。

  综上所述,进一步明确了《金属工艺学》实践性和理论性的重要性,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合理的运该科目理论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本文正是通过从《金属工艺学》教学策略出发,着重从培养金工学习的意识、能力方面阐述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1]廖映奇.金属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7):72-73.

  [2]范培欣.金属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2013,(01):79-81.

  所谓木纹金属工艺,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其独特的加工方法以及精美的表面装饰效果长久以来倍受人们的喜爱。木纹金属工艺的日文为“木目金”,可以理解为:木材眼睛的金属。英文为“Mokume Gane”,Moku意为“木材”、me意为“眼睛”,木材的眼睛,就是木材的纹理、结瘤等,Gane意为“金属”,中文将该词译为“木纹金属工艺”,简称“木纹金”,与日文的原意相对照,这个译名还是颇为妥贴的。木纹金属工艺的做法很多,但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就是把色彩不同的金属,如:白金、黄金、K金、玫瑰金、赤铜、白银、银、紫铜、黄铜、铁、钢、钛等金属叠置在一起,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熔接,经过锻打、敲击、锤压、锯锉打磨等手段,使金属的固有色层层叠加,产生丰富的自然纹理效果。

  木纹金属的加工制作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它的产生还要追溯到日本武士刀剑的生产。众所周知,武士阶层是日本历史上特有的阶层,他们有一定权势和财富,社会等级较高。既然身为武士,随身佩带刀剑也就顺理成章,久而久之,刀剑便成了武士阶层的象征,刀剑的设计与制作也就成了一项专门的技艺;社会上随即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刀剑工艺师。十八世纪以降,随着日本武士阶层的式微,实用性较强的刀剑的需求量不断减少,而装饰性刀剑的需求随之上升。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许多刀剑工艺师努力寻求新的金属装饰工艺来设计制作刀剑,而刀剑制造业历来云集日本最优秀的金属加工工艺师,这就给刀剑金属工艺的革新带来了便利条件。来自于日本秋田县的铃木重吉(Denbei Shoami 1651-1728)是这群金工师中的佼佼者,为追求类似中国漆艺中的“云雕”工艺装饰效果,铃木重吉利用自己对金属性能熟稔于心的优势,创造性地运用紫铜和赤铜制作了一件“刀镡”作品。刀镡相当于刀剑的护手或剑格,其作用主要是出刀和收刀时充当开关,格斗时保护手掌和手腕,另外,也是刀剑拥有者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铃木重吉制作的这件刀镡系由锻造而成,紫铜和赤铜材料经着色后呈现黑色和红色,两色层层相叠,相互融合,具有十分优美的肌理效果,大约这就是最早的木纹金作品了吧。从这件作品开始,铃木重吉逐渐掌握了木纹金的制作要诀,不断尝试和改进,使得木纹金的制作工艺走向成熟。铃木重吉并没有把木纹金工艺据为自己的私产,而是把它传授给同时代的金属工艺师,使木纹金属工艺得以流传,显示出了大家风范。

  由于木纹金的制作程序极为复杂,工匠们长年积累的金属加工经验在木纹金制作程序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的经验欠缺的金工家轻易不敢尝试木纹金的制作,故而,木纹金属工艺一直未得到普及,木纹金传世作品也相对较少。即便如此,在十八世纪晚期,还是有一些木纹金属器皿作品出口到了欧洲和北美洲。另外,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武士被禁止携带刀剑,一些优秀的刀剑艺术品被西方收藏家购买,当时的武士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自己珍爱的刀剑,金工师不得不受雇于西方艺术市场,出卖自己的工艺技术。这样一来,木纹金属工艺及其作品引起了一些西方专家和学者的注意,这其中就有Raphael Pumpelly,他也许是第一位用英文介绍木纹金属工艺的西方人。由于对木纹金的一知半解,在公开发表的文章里,Pumpelly描述木纹金加工过程时,误把金属片在高温高压以及无氧状态下形成的自然熔融过程解释成了人工焊接过程,这一误解使得西方学习制作木纹金的工艺师尝尽了失败的苦头,造成了重重困难。因为,现代木纹金的分析理论对早期的木纹金作品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木纹金属工艺的发展初期,不同金属之间的融合同样是依靠自然熔接,而非人工焊接。由于焊接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活儿,更别说数十层金属之间的无缝焊接的难度了,可以想见,当时的西方工艺师在这个误区中操作木纹金时遇到的麻烦有多大,但是,这些麻烦并未削减西方工艺师制作木纹金的热情,还是有人获得了成功,比如Alfred Gilbert和Edward C.Moore,都有木纹金作品问世,后者曾出任Tiffany公司的首席设计,在其任职期间,设计制作了几件茶具和餐具,这些器皿都有木纹金装饰。

  事实上,日本人并不是唯一一个运用金属熔融工艺来制作金属叠层材质的民族,英国的金属工艺师ThomasBoulsover于1743年也发现了金属熔融工艺。他把银片和紫铜片熔融在一起,并用这种熔融后的金属材料制作了一些刀具。Boulsover的这个发现直接导致了所谓“谢菲尔德板材”材料的诞生,这种板材旋即得以大量使用,因为,纯银材质的日用器皿的价格十分昂贵,而谢菲尔德板材由银和紫铜制成,成本较低,使用谢菲尔德板材制成的日用器皿是大多数中产阶级能够消费得起的。1742-1855年之间,谢菲尔德的金属匠们用这种材质制作了大量的生活用品,直到近现代,电镀工艺的出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紫铜材料的表面镀上一层极薄的银,谢菲尔德板材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与日本的木纹金相比,英国的谢菲尔德板材的制作工艺是相同的,差异在于,谢菲尔德板材一般只有两层或三层金属相叠,做成成品后,最外层的金属一定是贵重的银,廉价的紫铜被隐藏在下层了,而木纹金却不同,它并不忌讳把廉价的铜材质展现出来,不仅如此,还把铜材料着色,表现丰富的色彩以及纹理效果。很有趣,同样的金属层叠熔融工艺在两个民族里有不同的文化表现,英国绅士似乎更讲究面子工程,只要表面是银材料就行;而日本人则更朴素,里单外外的表露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日本传统的金属镶嵌工艺虽源于中国,但经过多年传承与发展,已经自成体系,并且不断有创新。时至今日,日本的现代金属镶嵌应该说是水平极高的,这与日本人始终对手工艺抱有热情和尊重是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有保留和发展传统工艺的专门机构,形成了良好的手工艺保护机制。比如“人间国宝”制度,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传统技艺的作用。日本文物保护委员会于1950年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设立了重要无形文物技术指定制度,这是继实物方面的国宝――有形文物认定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进一步认定所谓“人间国宝”――无形文物技术拥有者。这一制度试图保存和发展日本传统工艺,规定了工艺技术为“无形文物”。被封为“人间国宝”的各类工艺师们,有了政府的扶持和保障,衣食无忧,从而可以潜心钻研各类技艺,把传统技艺完整保留和继承,并有所发扬。日前,木纹金人间国宝称号的拥有者是新泻县的玉川宣夫

  木纹金虽生于日本,然而,从当今首饰艺术发展状况来看,日本之外的会工首饰艺术家似乎对木纹金的兴趣要高得多。木纹金的设计与制作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1970年,美国的Hiroko Sato Pijanowski与Gene Pijanowski夫妇在日本访问期间,亲眼目睹了一些木纹金器皿作品,这些器皿作品都是东京传统工艺年展上的展品,其中包括日本木纹金制作大师Gyokumei Shindo的木纹金茶壶。这件茶壶的表面具有大理石一样的精美肌理效果,漂亮之极,令Pijanowski夫妇叹为观止。在随后的数次逗留日本期间,Pijanowski夫妇拜师于诸位木纹金制作大师的门下,潜心学习木纹金加工技术。

  回国后,Pijanowski夫妇大力宣传木纹金属工艺,介绍木纹金的制作工艺流程,成为了木纹金属工艺在美国的代言人和导师。1977年,Pijanowski夫妇受南伊利诺伊州卡本代尔大学之约,讲授日本的金属镶嵌工艺和金属着色工艺,并传授木纹金属工艺的制作技巧。

  此外,南伊利诺伊州卡本代尔大学的L.Brent Kington教授也组织他的研究生,展开了东方以及欧洲金属工艺的研究和实践。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亚洲,民族以及欧洲刀剑兵器的学术研究,并参照陈设于博物馆中的木纹金艺术品,尝试制作木纹金作品,虽然屡遭失败,但功夫不负苦心人,经不断改进,他们最终成功地制作了许多木纹金属艺术作品,使得木纹金属工艺得到极大的推广。

  在欧洲,也有许多金工首饰设计师尝试制作木纹金作品,经过多年的积累,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木纹金的加工技术。应该说,他们不但掌握了传统的木纹金加工工艺,而且,还不断有技法创新,形成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纹理效果。比如,传统木纹金的选材一般为板材,这些金属板材层层叠加,呈现木纹效果,而欧洲工艺师大胆选用线材来做木纹金,例如银丝和铜丝,相互缠绕,从而产生自然随意的线条和色块。除此以外,欧洲工艺师还在木纹金半成品中,嵌入黄铜丝、黄金片、银片、银丝等等材料,形成纵横交错的线条和肌理,有的设计师甚至故意在木纹金属块中留下缝隙,产生斑驳的艺术效果。可见,艺术创造永远没有定制,木纹金的纹理艺术效果同样没有章法可循,它只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中。

  在中国,金工首饰艺术的发展方兴未艾,西方的工艺技术随同设计理念一起涌入中国,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如饥似渴地模仿和借鉴这些新鲜事物。虽然中国同样具有悠久的金属加工历史,但日本的木纹金作品展现在中国同行的眼前时,他们还是被木纹金的美丽所折服。客观地说,木纹金在中国的影响力还是极为有限的,时至今日,它仍旧是件稀罕物,能够亲手制作木纹金的金工家更是凤毛麟角。可喜的是,木纹金已经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员的关注,尤其是高校首饰设计专业的学生,表现出了对木纹金的极大兴趣,并付之实践,虽屡遭失败,依旧痴心不改。除了高校的教学体系,据笔者所知,目前中国的首饰市场体系中对木纹金的认知度以及实际操作是极为有限的。在国外,由于木纹金的制作程序十分复杂,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难以形成批量化生产,故而,木纹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这是中国的设计人员可以借鉴的经验。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它是教员备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岗位任职需要的重要基础。依据系统的教学构成观点,我们根据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对《金属工艺学》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学目标必须下大工夫全盘统筹。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目标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它们在总目标中的地位是不相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时称为“显性”目标,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体现,对学习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余两维目标有时称为“隐性”目标,在学员身上的反映是内(潜)在的,不容易直接反映出来,但是该目标对学员的成长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程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依据课程总体、知识单元、单堂教学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金属工艺学》课程总体目标提出明确的三维目标要求,对知识单元、单堂教学重点提出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达到其他两维目标的实现,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是由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而不是教材规定的,教材只是内容的载体。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教材内容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在向学员传授教学内容时不能“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关系。

  我们根据《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特点,根据部队装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知识更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使教学内容动态化。经过对教学内容的讨论和研究,坚持经典与现代的结合,在保留传统经典工艺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关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比重,并结合我们对航空修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员了解相关知识的科学前沿动态。在整合过程中破除传统的惯性思维定势,删去课程中的边缘性、陈旧性内容,不讲简单易懂的介绍性内容,并将实践性、应用性、扩展性等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比较详细地写入课件或补充讲义。将课程内容以“工艺”为主线,按照认知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以“工艺理论知识―加工装备知识―工艺操作技能―先进制造技术知识”组织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体现“用教材教”的作用。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员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它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我们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等方面对其进行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金属工艺学》课程标准的总体实施方案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并结合我院的实际,将整个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铸造和锻造,以及先进制造技术,根据部队航空修理现状,结合我院实际教学条件,主要安排课堂理论教学,教学场所在教学楼内的理论教室;其他部分的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教学场所全部在实习室。

  课堂理论教学采用班级集体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了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我们购买了相应的实训光盘,并且到地方工厂的加工车间录制了大量的视频,同时制作了相应的平面和三维动画,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时效,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实践及需要操作示范内容的教学,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讲授安排在实习室内进行,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具体的实施方式是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即将一个知识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工艺理论―操作示范―操作实习(实践)的一体化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科目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指教员和学员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不管使用什么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学手段的支持和对教学手段的运用。

  我们在《金属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等等,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挖掘,同时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本课程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员的主导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充分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体化。采用的主要教法有讲授法、“四模块”教学法、现地教学法、设误纠误教学法、口诀式教学法、探究讨论教学法等。

  讲授法是教员通过口头语言向学员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讲解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我院的课堂理论教学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应用讲授法时注意讲授与启发并重,摈弃课堂教学的注入式或填鸭式。因此教员要深入理解教材,抓注重点,突破关键,不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员的积极思维,将讲授法变成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锻造、铸造部分的教学,由于我院没有铸造、锻造设备,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利用铸锻件实物,以及铸造、锻造课件和生产工艺过程视频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启发、互动等教法,教学效果很好。

  “四模块”教学法是我们根据《金属工艺学》课程内容的特点,探索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内容是遵循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将教学内容归纳为感知、理论、运用和总结等四个不同的模块,其关系是:

  “感知”模块是指利用直观教学法,采用现场加工,以及录像和3D模拟动画等方式,展示有关的加工实例,培养学员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理论”模块是指由感性认识深入到基本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工艺理论知识;“应用”模块是指用工艺理论知识分析讨论经典零件的加工工艺,做到能用工艺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模块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工艺理论知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对工艺理论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以能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车削工艺和铣刨磨工艺的教学中,利用该教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设误纠误教学法是指通过演示或者模拟演示学员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展现出显而易见的错误结果,并通过对导致这一错误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学员从感性和理性上接受并正确记忆知识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用在操作示范教学中,例如直流电弧焊时将正负极接反,车削外圆操作时的进刀深度为外圆直径的减少量,钳工钻孔时麻花钻头的后角刃磨过大或过小,等等,这些问题在理论讲解时教员都会加以强调,但不一定会引起学员的重视,在操作示范时教员故意按照错误的方法操作,对出现的加工质量问题引导学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这样学员就能从理性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引导学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员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地教学是指将课堂搬到装备现场,以实装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以现场实物为对象,借助于实装,使学员认识和理解装备及构造原理,掌握操作方法,简单直观,教学效率高。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特点,对于需要现场设备操作演示、某些复杂结构在课堂上难以讲授的内容实施现地教学,将课堂搬入到实习室,以现场为中心,利用实物及多媒体三维动画辅助教学,边讲边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在焊接、钳工、车削、铣刨磨章节部分的教学,我们采用现地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学完了再做”的方式,变为“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学员任职能力提高帮助很大。

  以上教法是在《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成熟的教法,除此之外还用到口诀教学法、探究讨论教学法等。不管哪种教学法均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合理选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员特点、教学策略等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传统教学媒体优势,有效利用实物与模型教具、挂图、图片、幻灯、投影等,为学员提供感性材料,为进一步学习理性知识打下基础,从而加快教学的进程,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将机床的传动系统原理做成挂图,对于无法打开观察内部结构的设备如分度头的分度原理等,做出模型,对于切削刀具的几何角度做出刀具的坐标几何模型,非常直观明了。

  集中优势,加大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建设和开发,并与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我们开发了各类金属切削机床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网络技术又开发了《金属工艺学》网络课程,实现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并用和互补,为教员的教和学员的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它是教学组织与实施的重要一环,不但可以用来测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学员学习。为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实做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实施考核评价。平时考核重点考查学员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课堂发言质量、实习表现情况等。实做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学员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及机务维修工作作风。每一个知识单元实习完成后均要进行考核,考核科目从实做考核题库中随机抽取并采用普考的形式进行,根据实做情况参照评分标准给出该科目的成绩,并作为该实习单元的实做成绩;实做的总成绩根据各知识单元的实做成绩进行加权计算,各部分的权值为该知识单元实习时数与总实习时数的比值;理论考核是指课终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重点考查学员对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操作要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的了解程度。课程考核总成绩由上述三项考核成绩分别乘相应的权值(权值之和为1)之后求和而得。

  教学设计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对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加强理论研究所形成的基本教学设计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结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和新装备的不断发展,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设计也将不断完善,进一步处理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教学时数的有限性矛盾,使教学设计动态化,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实习教学是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把职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重要途径。金属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概念抽象的专业课程。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金属工艺学的实习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教学。

  技校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实践经验不多。因此,在专业课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应带领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学习,了解生产过程、生产设备,观察产品、机械零件。教师再结合挂图讲解专业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环节的实习教学中,学生以看为主、以听为辅。教师在让学生观察不同零件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时,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机械专业课的认识,为今后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多列举一些生活、生产实例,将课程、生活、生产有机联系起来,才能将复杂、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比如在讲授静载荷、冲击载荷和交变载荷时,笔者就以汽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承受的载荷、汽车撞到大石头承受的载荷、汽车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减震弹簧所承受的载荷为例,来说明什么是静载荷、冲击载荷和交变载荷,教学效果显著。

  初步形成对实习教学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基础。通过感性认识实习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单项课题实习教学是针对专业课的某一课题进行的单项实习教学,由专业课教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演示实习操作基本动作,使学生了解实习的基本操作方法,把所学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这个实习教学环节必须在生产实习车间进行。

  首先,教师进行讲解示范。教师的讲解要突出重点、难点,工艺要点一定要讲解清楚,示范动作一定要规范、准确。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技能训练。例如在讲解完钢的热处理理论知识后,要进行碳素工具钢的淬火工艺单项实习教学。实习教学可以分成两组交替进行。在实习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制碳素工具钢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并亲自动手进行淬火操作。从准备工作绑扎工件开始,到淬火加热、淬回火、检验硬度等等,学生在教师监督下完成全部工艺过程。通过感知、观察淬火前后工件硬度的变化,让学生去体会和了解金属内部组织的变化与机械性能的关系,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实习联系理论。这样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很高,工作认真、谨慎,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得以检验和运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毕业生产实习通常放在学生毕业之前、专业课程全部结业之后进行,学生分班组被安排到学校实习工厂或者校企合作生产实习车间。毕业生产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生产相结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强化和提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更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在这个阶段的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按照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独立完成全部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和检验工作。实习教师应该经常到各班组,与实习学生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协调和解决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实习教学的目的、目标得以顺利完成,让企业乐于接受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教学。这样的实习教学,不仅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让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讲明白但却非常实用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专业热情,让他们能在企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铁艺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铁艺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也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作为建筑装饰艺术,出现在17世纪初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盛行时期,一直伴随着欧洲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的欧洲工匠手工工艺制品,有古朴、典雅、粗犷的艺术风格和辉煌历史,令人叹为观止,流传至今。

  传统的铁艺主要运用于建筑、家居、园林的装饰,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欧洲的国家里装饰的运用都颇为广泛,从皇家到民居,从园林到庭院,从室内楼梯至室外护栏,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装饰比比皆是。从它们的线条、形态和色彩几方面比较,具有独特风格和代表性的是英国和法国的铁艺,而两国铁艺又各成风格,英国的铁艺整体形象庄严、肃穆、线条与构图较为简单明朗,而法国的铁艺却充满了浪漫温馨、雍容华贵的气息。如果说英国的铁艺像一个英俊倜傥的绅士,那么法国的铁艺则似一位华冠锦带的皇子。铁艺的艺术不仅仅在欧洲等西方国家发展,在中国也是随历史的发展,也随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哈尔滨这个号称“东方小巴黎”的城市。哈尔滨在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铁艺文化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特有的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19世纪末时,哈尔滨还是一片只有若干小渔村的我国东北部的荒凉之地。但从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开始到1930年哈尔滨人口近40万,有外国洋行商社2000多家,曾是27个国家地区的侨民驻地。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涌入,大量的西洋建筑随之兴起。

  1891年沙皇俄国开始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后称为中东铁路。1905年后,哈尔滨地区被辟为国际性商埠,移居当地的欧美移民逐渐增加,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对哈尔滨的文化带来的鲜明独特的影响主要见于建筑。大量西方文化的涌入,也使盛行于欧洲的铁制艺术在哈尔滨得到极大发展。哈尔滨拥有大量纯正风格建筑的历史名城,铁艺在这期间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并盛行于哈尔滨,他们的出现为整个城市构成了一道美丽奇特的景观,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哈尔滨这个建筑艺术深受欧洲影响的城市,美其名曰:“东方小巴黎”。

  铁艺饰品源于13世纪的欧洲,由于铁艺的广泛应用和铁艺工匠们的技艺日益精湛,铁艺艺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建筑装饰采用铁制材料的历史,相对于铁的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要短得多。著名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使铁艺艺术作为建筑装饰组成部分在欧洲得到广泛应用。面对19世纪冰冷的工业革命,建筑家一直寻求创造一种全新的更美好的环境。让人们居住其中,并喜爱采用有吸引力的新型建筑材料,于是他们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装饰进行建筑实验,并且在工业建筑中使用铁和玻璃的新建筑。产生了标志性的样式特征,这个时期的建筑师将诸如铁栏杆、铁大门都视为建筑的一部分,精致的曲线栏杆在城镇住宅设计中使用广泛。并且注重曲线效果,模仿水生植物或根系的样式,以具有动感的线条为构架,以花草植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装饰样式。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的城市发展,装饰艺术和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各种艺术形式的装饰风格不断涌现,返朴归真的思潮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作为古老的,传统艺术装饰风格的铁艺艺术,被注以新的内容和生命,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外部装饰,室内装饰,家具装饰及环境装饰之中,因特点鲜明,风格质朴,经济实用工艺简便,在现代装饰中占有一席之地。

  哈尔滨城市建筑装饰铁艺艺术特点。以铁艺栏杆为例,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懂艺术了,生活方方面面都存在艺术,比如栏杆的设计制作,也是逐渐有了艺术气息了铁艺艺术栏杆护栏的设计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它的各种装饰也让城市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中央大街的铁艺装饰。

  铁艺艺术栏杆具有坚固耐用的品质,产品强度高,抗折、抗弯、抗拉、抗冻、抗冲击。其艺术感强:线条流畅,造型精美,将西方艺术和东方神韵融为一体,它的装饰性好可与多种风格的建筑物和区域环境和谐统一。艺术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们的生活变的有品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实行绿化美化工程,新型艺术栏杆是一个不错的效果。

  艺术栏杆护栏吸收了铁艺、工艺雕花、水泥葫芦栏杆的技术长处,既集中展示了欧美城市建设的美丽时尚,又充分凝聚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凝重与简练,而且还能烘托出主体建筑典雅华贵的气质和品位,它色彩艳丽、坚固耐用、线条流畅、款式多样,装扮的空间美观大气,回归自然,时尚与优雅随身而至。在城市的人行道边、小区、广场、庭院、公路、沿河架设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漫步其中,能激发起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浪温的居家环境,于是,家居“三艺”(布艺、藤艺、铁艺)成了营造室内气氛的一种时尚。铁艺作为三艺之一,在家居装饰中有它独有的艺术特色。如图所示,室内的铁艺。

  哈尔滨家居铁艺的艺术特点。目前哈尔滨家居铁艺在装饰形式上,纹理以曲线及几何图形为主,图案则以动植物(花鸟)为主。构成形式可采用类似中国的勾勒和剪纸手法,形体彼此牵连,点、线、面相结合。图案单元基本是连续重复的,在其中总可找到一个对称点。也有的用堆叠造型的方式,使产品带有浮雕的感觉;在铁艺的装饰上,哈尔滨注重考虑对象的用途、使用的具体环境、环境的装饰风格、材料的色调等,同时还要考虑铁艺的加工性能、重量,能及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方式;在图案效果上,哈尔滨现时的流传风格,仍是以欧美式为主。因为人们一向认为,铁艺表现的应该是欧美情调,而东方风格则适合木结构。其实,匠艺同样可以表现东方风格,只是目前人们更崇尚西方的审美价值。铁艺的图案设计,基本是一种纹理设计,运用左右、上下、中心对对称和水平、垂直的构图来展开设计,数组图案组成画面。形式上有孤形和孤线,孤线与孤线、孤线与直线的结合。当然,这些都要根据使用功能来确定。铁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多数的产品是由铁支、铁条组成的,也就是说,铁艺装饰都呈现一种通透的感觉。这种通透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哈尔滨铁艺市场发展前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哈尔滨铁艺市场已火爆成熟,其所属区县市正在迅速发展,其市场应用面宽,潜力巨大,持久旺盛的特性。已被人们所认识它的持续兴旺快速发展是符合哈尔滨市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规律。

  一是哈尔滨的城市化及城市西式化园林化造成的大面积城市改造,旧城拆迁及拆墙透绿;二是哈尔滨已进入了商品房时代,新一轮的房地产热造成需要配套大量的铁艺装饰工程;三是文化家装造就了家装对铁艺的需求;四是生活水平提高造成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对具文化艺术感、休闲优雅的铁艺制品更加喜爱,使使用铁艺制品成为时尚;五是城市商业、旅游业、娱乐业、园林建设等等要铁艺装饰。

  近年来,铁艺装饰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家庭。铁艺钟表,铁艺桌椅,铁艺这个,铁艺那个。铁艺艺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内心。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欢心。

  目前有铁艺制品的应用面非常宽。它已进入了建筑业、市政园林业装饰装修业、灯具家俱业、工艺品业、小商品业、外贸加工业,深入生活的很多方面。相较以前的铝合金、不锈钢“什么都能作”的特点非常突出另外从“铁艺”在欧洲常盛不衰现在还大量应用来看,它将长期旺盛下去,据有关市场调研单位的信息,不锈钢市场萎缩,正退出室内装饰市场让位给铁艺,而广大农村正在实行的小城镇化促使使用铁艺装饰铁艺制品的时尚在快速向小城市县级市蔓延,这些促成了铁艺市场的巨大发展。

  铁艺这个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着一些艺术家开始投身铁艺装饰的设计工作,艺术家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个性。经过艺术家的不断努力,装饰铁艺将让世人进一步看到铁艺的美。另外,在现代这种浮躁的社会,返朴归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并且古老的装饰风格的铁艺艺术,已经被注以新的现代血液,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的装饰当中。这些装饰铁艺艺术品,凭借她们的鲜明风格和低廉的价格,在现代装饰中占有自己的庞大市场。

  综上所述,对铁艺而言,功能决定了铁艺在建筑装饰的产生,审美功能性决定了铁艺在工艺品等其他方面装饰的产生,但同时作为建筑细部装饰的铁艺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演变着。它包含了一个城市历史的信息。历史的积淀和无数工艺匠人的心血才形成了风格多样的精美铁艺。正由于铁艺铭刻了时光的烙印,才形成了它在城市中一种独特的景象。而代表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域的铁艺装饰在哈尔滨同一时间与空间内呈现出来,为哈尔滨城市渲染出十分独特的风貌。在工艺品等其他方面的装饰中,铁艺也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从不同的方面在展示这铁艺的持续发展性及其独特的审美艺术。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都想把经典画卷中的装饰铁艺搬到自己身边,美化创造自己钟情的城市和家园。装饰铁艺设计师们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慧来驾驭西方传统工艺的精髓,从而创造出每一条完美的曲线,每一个精确的角度,每一个独特的造型,使之天衣无缝般配衬您理想中的城市装饰和家居环境,堪称装饰铁艺精品。在哈尔滨,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饰铁艺的装饰艺术特点和所用的材料不断更新。在这个思维发散的社会,各种装饰铁艺的风格不断涌现。

  电焊气焊、数铣、车工、数车、铸造、化学加工、铣工、工业安全、CAD、锻造。

  通过师傅的讲解、示范,对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自己动手操作,经过练习,初步掌握了以上各个项目的加工方法。

  1、车工。我在高中开设的机械课里,有过开车床的经验,因此对车床是唯一比较熟悉的。但是那时候的学习要求比较低,只加工过两个简单的零件,对于整个车床的结构、各个控制手柄、转盘、开关等等部件的工作原理了解很少,也不知道怎么安装刀具,各种速度应该怎么配合工件来应用。

  而在这次实习中,师傅对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具体操作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讲解,也一一作了示范,我通过认真的听讲和留心的观察,对车床加工有了全新的认识。

  然后是实际的操作,这我觉得很容易上手。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实习要求是:把一个圆柱体加工成一个球体,按照指定的尺寸。这比我在高中做过的将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变小,或者加工成一个有三级的圆柱体都要困难,它对于操作的熟练程度,经验,稳定性的要求都很高,而且左右手的配合非常重要。

  分组之后,我先操作,从切割到车削球面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小心。但还是觉得进刀的距离快慢很难掌握,尤其不知道横向纵向该同时进多少,相对应的左右手又该控制转盘旋转多少,而且同时的转动也是很费劲的。有时还转反了,造成了一点失误,只好把整个球面都再车进去一点了。对同组的同学非常抱歉,因为我花的时间太多了,结果我们组是最后完成的。虽然不是最好,但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球体做得还算不错的。

  车工的实习令我对机械有了更现实、更深层面的理解,对于机械操作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而动手能力也有所加强了。

  2、铸造。在实习之初,曾经进行过金工实习的一位同学说,他认为最有趣的项目是铸造。这让我非常期待。师傅只是简单讲了一下工具和原理,就直奔主题,开始做示范,用最直接的方法让我们了解泥模的制作方法。整个流程似乎都不困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得很好,完全达到要求,才能顺利地做出泥模。师傅边讲边做,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实在并不轻松呢。师傅说,建设完了还得破坏,就把做好的泥模敲碎。因为只是练习,所以做好的泥模还得自己打碎,到我自己动手的时候就明白到,连这个也是要求技巧的呢。

  迫不及待的开始摆好工具,用铲子添泥,对于女孩子来说,这也是有点累人的,不过我是觉得还好了。非常使劲地把泥土压紧,生怕松出来要重做。三层泥,压平,泥放得太多了,用木条磨了很久才磨平。出来的结果,自我感觉还是很好的。谁知道师傅看了一眼就摇头:“这怎么行,边都不直不明显。”于是,开始仔细加工,这才是更加麻烦的一个步骤,把边弄直是很困难的。不过,努力还是有回报的,大家的分数都不低。

  下午做难度更高的泥模,我可能是大意吧,结果,忘了把定位器放进去就添满泥了,重做。还好速度比较快,还是能赶上。

  评分之后打碎做好的泥模,很硬,很用力才能把泥敲出来。这也说明我做的泥模质量好嘛。

  铸造的实习,让我了解到动手操作中,时时认真,处处小心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看起来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做泥模有种在“玩泥沙”的感觉,的确非常有趣。

  3、CAD.我修读了学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辅修课程,上学期的一门课就是solidworks这个软件的操作,所以这一实习项目对我来说是最轻松,掌握的最好的。在同班同学按照教程一步一步来做模型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进行自己的设计了。这是一个直观易用的软件,智能尺寸、添加几何关系这些功能都非常方便。不过在我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还是遇到不少困难,需要不断的试验,更改草图和参数,才能实现一个特征操作。一天之内,我完成了三个作品,手机、床、凳子。

  之后的三维打印机演示是更令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挑选了一个电脑设计的模型,再用专用的软件打印。在打印进行中,老师详细的讲解了这类机器的工作原理、目前的使用状况、发展前景等等。

  金属工艺品泛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或以金属材料为主辅以其他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其材质表现出一种精致而厚重的美。随着人们的审美层次和精神需求逐渐提高,装饰或投资等仅仅是金属工艺品表面所呈现出来的特性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金属在某个特定环境下能够呈现某种特殊意义时,它就会成为人们情感或者思想表现的媒介。将此作为对于金属工艺品设计思考的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最早的金属工艺品,是新石器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及稍晚的乔家文化等遗址中出土的铜制工艺品。在金属艺术发展的历程中,中国逐渐拥有了精湛的金属加工工艺技术,我们现在能够通过各个时期金属工艺品所展现当时的文化背景,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和影响。

  战国时期为代表的青铜装饰图案,在青铜器上饰以动物纹、人物、植物纹等,以青铜器为媒介,以装饰为语言符号,向现代人们叙述当时的社会文化,甚至战争场面的记录。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相结合的工艺品,所采用的工艺有金银错、鎏金等。这些工艺技法也影响深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乐器、礼器、兵器等等,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工艺技术之精湛,装饰构思巧妙、内容丰富,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汉代的长信宫灯造型奇妙精巧,犹如侍女盘坐端灯,不仅仅设计美观,它的设计还注重了铜灯的实用性:灯盘和灯罩可以通过转动开合调节亮度和光照角度;宫女右臂设计成中空用于导入灯烟,以洁净室内环境。除了灯、壶、镜等大型的金属工艺品外,汉代还能生产精巧的金银丝编结、堆垒和镶嵌制品。

  中国金银器在唐代的兴盛,归功于当时“丝绸之路”对于中西物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促进,其中以中亚粟特、西亚波斯萨珊、欧洲罗马拜占庭对于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和发展影响较大。在东汉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国传统金银器工艺包括鎏金、压模、捶揲、掐丝、拉丝、镶嵌、錾刻、浮雕等;待到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与西方文明深入交流后,又出现了新的制作工艺如炸珠、掐丝、累丝等,影响到金银器的装饰纹样;唐代后期,外来纹样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装饰图案。

  明清时代,金属工艺品为皇室贵族所青睐,装饰华丽精美。明代宣德炉、景泰蓝闻名遐迩。这些花纹精美、造型别致、纹理细腻、色彩丰富的金属工艺品,带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符号,将中国工艺的精湛之美、匠人的智慧结晶之妙呈献给世人。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信息时代的来临,在金属工艺品设计上又受到了西方设计思想和制作技术的影响,却造成了无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局面,而是形成了拙劣的模仿式的设计或者无法将中国传统元素融于金属饰品设计之中,导致现在金属工艺品的设计处于一个模仿他人、仍在探索的地位;国外金属工艺品设计在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艺术运动的演变,在设计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设计师通过设计表达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体现在饰品上。同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在现代金属工艺对于饰品制作、表面处理方面也要领先于国内技术。

  金属工艺品对于消费者/使用者的作用有装饰品、艺术收藏或者投资品等。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金属工艺品的审美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般的使用者对于金属工艺品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价值,更重视金属工艺品所展现的独一无二、情感丰富的内在因素,比如婚戒的设计、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对于消费者来说工艺品表现出来的寓意或者纪念价值更大于它本身材质的价值。

  1.失蜡法是一种青铜铸造工艺。这种金属铸造的方法是用蜂蜡制成铸件,再用其他耐火耐高温的材料如泥加以填充和敷成外范加固,之后加热,蜡件融化流出,再往内浇铸金属溶液。待到冷却后除去泥壳便铸成金属器物。

  2.锤碟法又称为“打作法’,“糙碟法”或者“打胎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是利用了金、银的延展性,使用不同形状的锤子和砧垫等工具打造出各式各样的器具和装饰纹路①。

  3焊接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从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而来也是金银器成型的重要工艺之一。用锤碟法制成的较为复杂的器物需要焊接后才能最终完成。焊接需要焊药焊药的主要成分一般与被焊物相同加少量硼砂混合而成池有用以银、铜为主或锡、铅、铜为主合成的焊药。焊接后需对焊痕进行打磨、抛光处理高超的技术有时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②。

  4.金银错则是在金属表面凿刻出装饰图案凹槽,再将金银作丝、条、点、泥等嵌入槽内,用错石将镶嵌物和金属表面错至连接平滑。其装饰效果富丽繁华。

  5.花丝工艺是将金或纯银加工成粗细不同的丝进行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操作,将其制作黄金和白银首饰的细金工艺。根据装饰部位不同可制成不同纹样的花丝,如拱丝、竹节丝、麦穗丝等肩的可以焊接到金银器物上肩的可独立成器③。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新材料的研发、新工艺的运用,人们对于现有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进行探讨、创作和创新,现代金属艺术跟随着大众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标准变得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性。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各种新思潮、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于传统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产生了更加深刻和发散的思考。金属艺术文化也在逐渐从单一的表现形式挣脱出来,被不同需求的人群加以更高要求的艺术审美要求和意识形态表现;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思潮的撞击中,也有部分人群在科技化、现代化和传统风格中寻找平衡点――我国古代的金属制品无论是器物上精美的装饰纹,还是器壁制作工艺,都已经让世界叹为观止。一些大规模机械化的产品已然不能和人们所期望的“艺术品”划上等号,而那些被赋予个性的、情感的,在视觉、触觉、观感上能够给人思维撞击的金属艺术品,更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受到大众的欢迎。虽然,由于我国现在比起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较晚,国内艺术氛围、大众艺术修养和加工工艺的技术水平与国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设计上受到西方设计风格影响,尽管吸收了新鲜元素有所创新,却时常出现中国传统元素格格不入的设计。这类无法继承传统文化的设计品,暴露了我国金属工艺品在文化底蕴的缺乏和设计方面的不足。从目前市场已有的产品来看,以一般金属作为主体材料的金属工艺品主要体现的是其装饰性,只是单单作为某个整体装饰的一部分而存在,很少成为主体核心成分;贵金属材料制被赋予投资品的意义居多,而忽略了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设计;部分艺术品则经常由于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困难且精细,无法为大众普及。

  在我国,金属艺术学还在起步阶段。一方面,现代金属加工业的技术设备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无论是辅料、焊接工艺、精铸工艺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同时,金属工艺并没有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流中完整的传承下来,对于现

  在这个浮躁的而多元化的时代里,缺乏文化传统底蕴的设计作品则会缺少了民族性所带来的灵气,难以唤起作品与观众的共鸣;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丰富精神层面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个大环境下,金属艺术的发展蓄势待发。

  在这种契机下,我国的金属艺术也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的优化让设计师、艺术家和欣赏者们能够腾挪出足够的注意力去思考现有的设计问题。虽然说艺术品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通过当时的材料、制作工艺和技术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要求不在满足于大众的、昂贵的产品,而是倾向于更贴合自身的个性、价值和情感,比如私人订制;同时随着祖国的强大,民族自豪感也在影响和引导着设计的走向,在符合时展的创新设计里,继承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精髓的设计和艺术品更能唤起炎黄子孙的共鸣;放眼望去,目前市场一些浮于表面的华丽装饰、借助贵重金属本身的价值而提升设计品、艺术品“身价”的作品,即便披着创新、异类或者华贵的外衣,而缺乏民族文化作为沉淀,往往经不起时间的磨砺,昙花一现。

  虽说材料和工具是作品表现艺术家设计思想的载体,然而一块冰冷的金属如何被赋予生命力,如何去唤起欣赏者的共鸣,作者通过对于金属材料、加工工具和工艺的了解和思考,从浅显的物质表现去深层挖掘和构思能给予作品最终什么样的形态和表现形式。但是艺术家对于创作的思考,借助这些媒介赋予作品的灵魂情感,是不应该受到这些外在物质的所局限的。艺术家们也在金属艺术的道路上一边婆娑着历史里的艺术结晶,一边不断总结出符合时展和文化传承的艺术形态。文化继承和发扬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借鉴和模仿甚至是抄袭都会出现在产品革新的过程中,如何在设计发展道路上的完美的提炼前人的精髓,跟随时代的个性,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下对于金属艺术的新标准高要求。(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① ②③出自高震.中国传统金属工艺浅谈[J].艺术科技,2014.4,第265页